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的權益不受任何人或單位的侵犯,就算是債務人也有權在還債期間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雖說債務人有償本付息的義務,但若債權人所提主張損及債務人權益,債務人可以通過抗辯權行使來維護自己權益。而抗辯權的行使必須滿足其條件才可,那么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前提條件有哪些呢?
一、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前提條件
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2、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危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
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即已經存在,先給付義務人若明知此情而仍然締約,法律則無必要對其進行特別保護;若不知此情,則可以通過合同無效等制度解決。
3、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二、不安抗辯權的執行
不安抗辯權為了兼顧后給付義務人的利益,也便于其能及時提供適當擔保,先給付義務人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應及時通知后給付義務人,該通知的內容包括中止履行的意思表示和指出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的合理期限。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先給付義務人并負有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義務。
先給付義務人及時通知后給付義務人,可使后給付義務人盡量減少損害,及時地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以消除不安抗辯權,使先給付義務人履行其義務。
規定先給付義務人負上述舉證義務,可防止其濫用不安抗辯權,借口后給付義務人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而隨意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如果先給付義務人沒有確切證據而中止履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債務人雖然有權行使抗辯權但抗辯權的行使并不是任意而為的,互負債務的先履行方如果發現后履行方有轉移資產、抽離資金等會造成自己權益損失的行為,滿足了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前提條件既可以行使該項權利以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如果后履行方償還了所有債務,則該項權利自然消滅。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工業企業拆遷補償都涉及哪些方面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