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有多種類型,目前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來看,主要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訴抗辯權、不安履行抗辯權等。抗辯權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當事人的權益,所以了解抗辯權的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時效經過抗辯權什么法律關系?詳情參考下文分析。
時效完成后所產生的效力并不是絕對的,權利人請求權的消滅以義務人行使拒絕履行抗辯權為前提,因此時效抗辯權的行使事關重大。
首先,時效抗辯權在性質上屬于消滅抗辯權或永久抗辯權,其行使的結果是權利人的請求權絕對地喪失。同時,既然屬于抗辯權,就決定了它只是防御性的、消極性的權利,只有在權利人提出請求時才能予以對抗,自身不具有積極性與主動性。
其次,時效抗辯權的行使主體原則上只能是義務人及其繼承人,但下列厲害關系人也可以行使:
一是保證人可以行使屬于主債務人的抗辯權,即使在主債務人拋棄其抗辯權的情況下,保證人仍然可以行使;
二是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的喪失時效完成,其他債務人就該債務人應分擔的部分,有權予以抗辯。
最后,時效抗辯權的行使規則。
① 抗辯權的行使方法須以意思表示為之,明示或默示均可,但義務人為抗辯意思時只能以訴訟時效完成為理由。所謂以訴訟時效完成為理由,不一定要使用訴訟時效完成的字樣,也不必引用訴訟時效的法條,只要拒絕給付的意思表示是以請求權時間超過而不得再為行使即可。
② 抗辯權行使的場合,可以是訴外行使,也可以是在訴訟中行使。
③ 抗辯權行使的時間,如為訴訟中行使,一審、二審均無不可,但在再審時不應準許,因為一審、二審未提出時,可視為拋棄時效利益。
④ 抗辯權行使后,義務人仍然可以將其撤回,即允許抗辯權人放棄抗辯的效果。
⑤ 抗辯權的行使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濫用自己的抗辯權而進行惡意的抗辯。比如,債務人以欺詐手段妨礙權利人中斷時效,致使時效完成后以時效為由進行抗辯,即應禁止。
時效經過抗辯權實際上就是過了訴訟時效的抗辯,有時候當事人因為各種原因錯過訴訟抗辯權,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當事人是可以對時效經過進行抗辯的,如果確實屬于法律規定的情形的,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即使超過了訴訟時效,法律也會支持。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1-03-01店鋪的營業執照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30事實婚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0-11-24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不屬個人遺產能不能繼承
2021-01-15農村土地流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30城中村拆遷時,被拆遷戶應該怎么安置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