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情形只要屬于其中之一者,就應當決定不立案。已經立案追究的,在偵查階段應撤銷案件;在起訴階段應不起訴;在審判階段應終止案件或者宣告無罪;在執行階段應按審判監督程序依法重新審理。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律霸網專業的律師團隊會及時為你解答疑惑,讓你能夠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是什么樣的
2020-11-2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