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合同的簽訂標志著合同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建立,也賦予了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作為債務人,承擔償還債務義務的同時,享有一定權利,包括同時履行抗辯權、先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等。其中不安抗辯權應用的比較廣泛,那么不安抗辯權概念及成立要件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編具體介紹下吧。
一、不安抗辯權概念及成立要件是什么?
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其成立要件包括:
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2、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3、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4、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5、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6、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二、不安抗辯權的效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1、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
按合同法第68條規定,先給付義務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有權中止履行。所謂中止履行,就是暫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義務仍然存在。在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此處所謂適當擔保,既指設定擔保的時間適當,更指設定的擔保能保障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得以實現。至于擔保的類型則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證,也可以是抵押、質押等。
2、先給付義務人解除合同
按合同法規定,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后,后給付義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給付義務人通知后給付義務人,通知到達時發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給付義務人有異議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與仲裁機構確認合同解除效力。
由此可見,不安抗辯權是抗辯權的一種,合同當事人發現對方有違約風險的時候,可以提出拒絕履行合同,行使不安抗辯權。但是,該項權利的行使有嚴格的條件,必須是在雙務合同中,雙方互有債務,并且合同有履行順序有先后之分。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