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人違反刑法的范圍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刑法分則條文(主要針對自然法意義上的犯罪)的同時,惡性的侵犯生命權、健康權以及涉及金額巨大的侵財越軌行為愈演愈烈,而且未成年人越軌行為低齡化,暴力化,團伙化,智能化傾向也越來越明顯。無論是社會危害性和對未成年人未來的成長方面都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現行刑法中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卻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一、目前我國刑法當中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能力與刑事責任年齡的認定
我國刑法中沒有關于判斷未成年人身份的具體規定。但一般都認為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未滿14周歲的人為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為減輕刑事責任能力人,已滿十八周歲的人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
根據以上的規定,起碼要討論清楚以下這三種概念之間存在的關系:即年齡,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具體說來,就是:
1.首先,如何認定年齡與未成年人之間的關系呢?能否從我國上述司法實踐中得出未成年人等同與符合一定年齡標準的人(當然是刑法意義上的)這一結論呢?如果是的話,那么該如何劃分不同的年齡標準呢?我們是和日本一樣,把十四周歲以下的人認定為未成年人,還是把未滿十八周歲的人認定為未成年人;如果否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是未成年人,那么是否是說他們是成年人,如果說他們是成年人,那么為什么同是成年人,卻適用不同的處斷原則呢?如果說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人既不是成年人,又不是未成年人,那么他們是什么人呢?說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存在一個中間狀態呢?
2.也就是未成年人身份的成立能否等同與刑事責任能力的有無,也就是說我們用推定的刑事責任能力來作為認定一個人是否為未成年人的標準;或者,反過來說,以未成年人的不同年齡階段來說明不同的刑事責任能力;
3.那么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之間又有沒有直接的聯系呢?如果說沒有的話,那么如果說沒有的話,那么無法給我國現行法律中的規定以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有,那么,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都是未成年人,那么為什么都是未成年人卻適用不同的處斷原則呢,如果這樣是因為在未成年人的不同年齡階段刑事責任的程度不同,那么認定刑事責任的標準是什么呢,是年齡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過渡號牌能用多久
2020-12-24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