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安新縣律師 市南區律師 清苑縣律師 烏蘭縣律師 松陽縣律師 撫松縣律師 宣化區律師
在借款的時候若只是進行口頭上的約定,那么肯定是不行的,也無法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作出保障。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簽訂借款合同。那借貸是否可以只簽訂借款合同呢?對此,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分析解答。
一、借貸是否可以只簽訂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是民間借貸的出借人“同意”出借、借款人“愿意”借款的“合意”。
根據《合同法》規定,民間借貸的借款合同屬于實踐性合同,自出借人(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才生效。
完整的民間借貸關系至少包括以下兩個要素(步驟):
首先,雙方當事人簽訂借款合同,表明雙方之間達成了借款的“合意”;
其次,出借人將借款提供給借款人,由借款人接收。能夠證明出借人提供借款的證據有銀行轉帳或者借款人親筆書寫的“收條”、“欠條”、“收據”之類的收款憑證。
因此,理論上只有“借款合同+收款憑證(包括銀行轉帳憑證)”這兩個要素才能充分證明借款的“合意”和已經“提供”了借款。
當然,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做法是在借款合同或者借條、欠條、收條上寫明借款人已經收到了借款;否則只有借款合同只能證明雙方達成了借款“合意”而不能證明您將款項交付給了借款人,借款合同(借條)還尚未生效。
不論采取何種民間借貸形式,都必須將借貸雙方的借款“合意”和借款人已經收到借款事實這兩個方面要素用書面形式體現出來,以免發生糾紛。
二、民間借貸是否需要約定借款用途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借款合同的內容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借款用途是借款合同的基本條款之一,但不是必備條款。
《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因此,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用途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作用:
(一)出借人可以監督借款人使用借款情況,發現借款人擅自改變借款用途的,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這對保證借款資金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借款人如果虛構借款用途或者隱瞞借款用途而騙取借款的,有可能涉嫌詐騙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民間借貸的出借人最好與借款人約定借款用途,以保證借款資金安全;同時在必要時候,可以追究惡意借款人刑事責任。
一般來講,只要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借款合同的內容,那么這樣的合同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換言之,這種情況下之前的借款合同也是可以的。當然,要想借款合同對自身利益提供保護,則就需要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小心注意。
關于審理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民間借貸的個人借款合同范本格式
借款合同印花稅稅率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