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公司的主要形式之一,公司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所以想要解散有限責任公司,必須要符合一定的合法事由。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有限責任公司的解散情形有哪些。
一、公司章程規定解散
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中規定有其他解散公司的事由出現的,公司應當解散。
二、股東會決議解散
雖然未到營業期限,但是根據需要,股東會可以作出決議解散公司。由于解散是公司的重要事項,所以股東會會議作出解散公司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三、股東請求法院解散
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但是要求解散公司的股東所持表決權不超過三分之二,通過股東會不能形成解散公司的決議。這時,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四、受行政處罰解散
公司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行為,公司被行政機關依法決定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撤銷。行政機關作出處罰決定必須依據人大制定的法律或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明文規定,法律無明文規定時,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解散公司。
五、被法院宣告破產解散
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公司或債權人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公司被法院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宣告破產而解散。
六、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根據需要,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東會可以作出公司合并或分立的決議。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原公司解散。
有限責任公司解散的司法制度
隨著2006年1月1日修訂后的《公司法》開始施行,情況有所改變。新公司法的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這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確認了股東有請求法院解散公司的權利,從而正式確立了我國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為公司僵局的解決提供了司法救濟的辦法,確定了法院對公司內部經營的干預原則。
因此,這種措施使用不當會造成很大的弊端:例如,公司解散可能造成商業資源的浪費,還可能會帶來大量的社會問題,在公司股東、公司、公司雇員及債權人等之間亦會產生相應的問題。因此,公司解散的司法介入應極其謹慎,除非萬不得以,不宜輕易做出解散公司的判決。
有限責任公司在宣告解散后,其法人資格并不馬上消滅,而是在對公司進行清算后,公司的法人資格才能消滅。在此期間,有限責任公司的行為能力只限于與公司清算有關的事項。
公司破產如何清算,要遵守哪些規定?
破產清償順序是什么
公司解散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騙1000元可以立案嗎
2020-11-30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