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為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
1. 保證:
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與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主合同的義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2. 抵押: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占有,將抵押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
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3. 質押: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或者將其財產權利交由債權人控制,將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的價款優先受償。
4. 留置:
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
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5. 定金:
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擔保合同的履行,預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數額的金錢的行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回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二、相關法律依據
《擔保法》
(1)第二條 在借貸、買賣、貨物運輸、加工承攬等經濟活動中,債權人需要以擔保方式保障其債權實現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設定擔保。本法規定的擔保方式為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
(2)第六條 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3)第三十三條 本法所稱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物。
(4)第六十三條 本法所稱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移交的動產為質物。
(5)第八十二條 本法所稱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6)第八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就上述介紹到的五種擔保方式中,保證、抵押、質押和定金,這四種是需要當事人之間做出約定的,屬于協議的擔保方式。但留置是法定擔保方式,也就是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留置權,此時并不需要當事人之間事先有約定。格外,對于擔保活動,應該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簽訂擔保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擔保人在做擔保時要注意什么?
集資詐騙擔保人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局工傷認定程序
2021-02-17法院查封的房子有權擅自換鎖封房嗎
2020-12-16合同一方拒絕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0-12-26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指定住所監視居住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6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