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因債權轉讓而中斷嗎?
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意義是非常明顯的,具體情況下,應當根據訴訟時效中斷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來進行處理,特別是涉及到訴訟時效重新計算的情況下,可以結合當事人的實際來進行處理,但相關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由司法機關根據法律適用作出。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