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姜堰市律師 右江區律師 偏關縣律師 鶴壁律師 汝南縣律師 王益區律師 禪城區律師
現實中,到了約定的還款日期時,有的借款人可能真的是沒有還款的能力,從而導致不能還款。但有些卻是因為借款人故意不還款。那在借款人借錢故意不還的情況下是否構成詐騙呢?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有疑問,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借錢故意不還構成詐騙嗎
借錢故意不還是否屬于詐騙還要區分行為人“借款不還”的性質,應充分考慮行為人借錢時的主觀故意、有無償還能力以及對所借款項的使用情況等綜合因素。
二、“借錢不還”型詐騙罪的認定
“借錢不還”型詐騙,即借貸式詐騙,是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借貸的形式,騙取公私財物的詐騙方式。此類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著民間借貸的面紗實施,而且多發于親戚、朋友、熟人之間,因此與民事案件中的債權債務糾紛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必須進行嚴格審查,防止將債務糾紛作為犯罪處理,避免打擊無辜。
借貸式詐騙和民間借貸之間的區別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錯誤認識并“自愿”處分財產,從而騙取數額較大以上公私財物的行為”。借貸式詐騙與民事債權債務糾紛在表現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是以借款為名轉移財產、到期無法償還債務等等。本案中,羅小兵就提出他和被害人之間有借款的口頭約定,還有支付本息的行為,雖然還不起借款,但其行為屬于民間借貸,并非詐騙。那么借貸式詐騙和民間借貸之間在表現形式上有什么區別呢?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
(一)行為人的主觀意圖不同
詐騙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為人在借錢時就具有不歸還的意圖。詐騙罪以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因此,詐騙人“借錢”只是其虛構的幌子,主觀上根本沒有歸還的意圖。而正常的借貸人在借款時卻具有歸還的意思,往往只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債務不能及時歸還。
(二)行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詐騙人在借款時都會采用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的手段,導致被害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如虛構借款用于某種投資或營利性的活動,又如虛構自已的財務狀況,使被害人誤信其有歸還的能力。而正常借貸中,借款人往往會如實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騙的方法。
(三)行為人對借款的態度不同
詐騙人在騙得財物后不會考慮歸還財物,因此在財物的使用上毫無顧慮和節制,直接造成財物的滅失,如將借款用于賭博、吸毒或個人揮霍;而民間借貸中,借款人本身具有歸還借款的能力,或者將借款用于可產生合法收益的途徑,以保障歸還借款。
在司法實踐中,很多借貸式詐騙的犯罪人在歸案后,總是會提出其與被害人之間是正常的借貸關系,甚至提供借條等證據予以印證,給判斷此類案件的性質造成困難。比如,本案中認定借款人行為性質的關鍵,就在于借款人當時的真實意圖是什么。主觀意圖存在于人的大腦中,是一種意識形態,無法直接從思維中剝離出來加以認證。往往只能依靠行為人的自我敘述,但真實性值得懷疑,更多的是要接合其具體行為表現一類進行判斷,因為“行為是基于人的意識而實施的,或者說是意識的外在表現”。在處理此類案件時,不能僅僅聽信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而是要根據被告人的客觀行為以及其他客觀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行為人在犯罪中的行為表現往往更能表現出其主觀意圖。
在借款人借錢不還的情況下,不管是借錢故意不還還是無償還能力,一般我們都是認為屬于民事糾紛,那么通常就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而判斷行為人借錢故意不還是否構成詐騙,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之后才能下結論。
借錢不還報警有用嗎,借錢不還是否能報警
借錢不還起訴對方會坐牢嗎
丈夫借錢不還,妻子要承擔還款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