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履行抗辯權是先履行抗辯權嗎
順序履行抗辯權不是先履行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包括先履行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
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合同法第67條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值得提出,“順序履行抗辯權”這一名稱并非唯一,使用的人也比較少。不過,2008年司法考試卷三第57題選項A使用了“順序履行抗辯權”一詞。另有在同一以上使用“先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等詞語的。仔細說來,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比如“先履行抗辯權”強調先履行一方應先履行其債務;“后履行抗辯權”則強調抗辯權人本身履行的后在性。
快速區分3個“履行抗辯權”:
1.順序履行抗辯權——“對”先履行人的抗辯權;
(該抗辯權的行使主體都是后履行義務人,行使對象都是先履行義務人;有的人稱其為“先履行抗辯權”,有的人稱其為后履行抗辯權,其實是一回事;)
2.不安抗辯權——“對”后履行人的抗辯權;
3.同時履行抗辯權——任一方“對”其對方都可以行使;
成立要件
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構成順序履行抗辯權須符合以下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至于該順序是當事人約定的,還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在所不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或其履行不符合約定。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既包括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屆至或屆滿前未予履行的狀態,又包含先履行一方于履行期限屆滿時尚未履行的現象。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在這里是指遲延履行、瑕疵履行等。
法律效力
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并行使,產生后履行一方可一時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以此保護自己的期限利益、順序利益;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的情況下,順序履行抗辯權消失,后履行一方須履行其債務。可見,順序履行抗辯權屬一時的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履行一方主張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