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怎么救濟
我國民法只對請求權有訴訟時效限制,對于抗辯權,是沒有訴訟時效的,當事人可以隨時行使。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轉讓合同權利,不需要經債務人同意。債務人接到權利轉讓通知后,轉讓行為就生效,權利的受讓人成為新的債權人,享有和原債權人同樣的權利,債務人向新的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為了保障債權人轉讓權利的行為不損害債務人的利益,德國、意大利和我國臺灣地區的法律都規定了債權人的變化不影響債務人所享有的權利,以保證債務人不會因為權利的轉讓致使使應當行使的權利無法行使。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務人接到權利轉讓通知后,可以行使抗辯權來保護自己的權利。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由于債務人的抗辯權是其固有的一項權利,并不隨權利的轉讓而消滅,所以,在權利轉讓的情況下,債務人可以向做為受讓人的新債權人行使該權利。受讓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債務人權利的行使。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包括:先訴抗辯權、合同撤銷的抗辯權、債權已履行完畢的抗辯權、債權無效的抗辯權、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等。債務人可以行使這些抗辯權對抗債權人的請求權。權利讓與后,債務人還可能因某項事實產生新的抗辯權,比如,附解除條件的合同權利轉讓后,合同規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提出終止合同的抗辯。
抗辯權按其是依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而生,可以分為法定抗辯權和約定抗辯權。
法定抗辯權指法律明確規定的當事人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比如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時效完成抗辯權、我國《合同法》第66條規定的同時履行抗辯權、第六十八條規定的不安抗辯權、《擔保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等。而約定抗辯權則是指當事人之間基于契約自由原則而約定的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抗辯權依法律規定而產生,沒有任何疑問。值得研究的是,抗辯權是否可以依當事人之間約定而產生。筆者認為,只要當事人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禁止性規定,基于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之間可以約定抗辯權。比如甲與乙在無償委托合同中約定,如果委托人甲不向受托人乙提供處理委托事務的必要經費時,乙有權拒絕甲的完成委托事務的請求。這一約定,無疑應被允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糾紛處理指南
2021-02-28同案犯與共犯的區別
2021-01-03數罪并罰適用范圍
2020-12-06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