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包括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根據這一規定,各級法院的正職院長有權決定本院其他審判人員的回避,各級檢察院的正職檢察長有權決定本院其他檢察人員的回避,各級公安機關的正職負責人有權決定本機關從事偵查工作的人員的回避。但法院院長的回避,涉及的問題較多,影響也較大,故而應由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討論院長回避問題時,由副院長主持,院長不得參加。檢察長的回避也應由本院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檢察委員會討論檢察長同避問題時,由副檢察長主持,檢察長不得參加。公安機關內部沒有類似于審判委員會或檢察委員會這樣的組織,為確保檢察機關對偵查工作的有效法律監督,對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要由同級檢察機關的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以上回避審查程序不僅適用于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情況,也適用于公安司法人員自行主動回避的情況。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提出回避要求的,也應分別由有回避決定權的組織或個人進行審查,并作出決定。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出庭的檢察人員、書記員提出回避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指派該檢察人員出庭的人民檢察院,由該院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0條的規定,有回避決定權的組織或個人經過對當事人等的回避申請或有關公安司法人員自行回避的請求進行全面審查后,如果發現公安司法人員確有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情形的,應當依法作出決定,令其回避。
這種決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該公安司法人員應立即退出刑事訴訟活動??紤]到刑事偵查工作的緊迫性和特殊性,也為了防止審查回避影響偵查活動的及時進行,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2款規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根據這一規定,偵查人員在提出自行回避或當事人提出要求其回避的申請以后,可以照常進行刑事偵查活動,直到有關組織或個人依法對這一回避進行審查并作出正式的準許回避決定之后,該偵查人員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工作,但其他偵查人員應立即接替其繼續或重新開始偵查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警察立案會通知被告嗎
2020-12-28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交通事故我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告法院怎么判
2021-01-20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支票有效期
2021-01-06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