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會公開審判的形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一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第一百八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二、刑事審判的特征
(一)被動性。即不告不理,沒有起訴就沒有審判。
(二)獨立性。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審判組織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獨立性。
(三)中立性。對于訴訟雙方來說,人民法院在審判中處于超然中立的地位。
(四)職權性。法院有義務、有權力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
(五)程序性。審判活動應當嚴格遵守法定程序。
(六)親歷性。裁判者必須親自聽審,遵循直接言詞原則。
(七)公開性。審判活動應當公開進行。
(八)公正性。以公正的程序最大限度地實現實體公正。
(九)終局性。法院的生效裁判對于案件的解決具有最終決定意義。審判是現代法治國家解決社會糾紛和爭端的最后機制。
三、最高人民法院為什么要開通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
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全國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推進會,并制定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推進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司法公開平臺建設的目標任務。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開通了中國裁判文書網,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司法公開的意見和規定,在全國確定了200個司法公開示范法院,開通了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和微信,這些舉措充分顯示了人民法院堅持陽光司法、推進司法公開的信心和決心。
審判流程公開是實現司法民主的重要載體。司法民主的實現需要人民法院和人民群眾能夠充分地雙向信息互通和互動,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的主要功能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它的建成運行,一則使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能夠依法、全面、主動、及時地公開,破除司法神秘主義,使司法過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將司法權力置于陽光下運行;二則使人民群眾更加方便地參與司法過程,為方便案件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提供了便捷、實用、可靠的渠道。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
2021-03-02商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