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訴訟時效的法律后果是消滅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故訴訟時效期間的開始時間就直接關系到權利人的切身權益。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明確規定了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因為訴訟時效的適用是以權利人能夠行使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為前提的。一般來講,權利人在侵權行為發生之時便得知或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遭受侵害的事實,則自此即能夠行使請求權。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權利人在侵權行為實施之后的一段時間才知道其民事權利遭受到侵害,那么,權利人只能從這時才能夠行使請求權,所以,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
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
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是指訴訟時效期間開始后,因一定法定事由的發生,阻礙了權利人提起訴訟,為保護其權益,法律規定暫時停止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或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阻礙訴訟時效期間繼續進行的事由消失后,時效繼續進行。《民法通則》第39條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暫停計算,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時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不可抗力”是指人力所無法抗拒的強制力;“其他障礙”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的。總之,必須在訴訟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出現上述情況的,訴訟時效期間就中止計算,待此情況消失后,訴訟時效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
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以后,權利人基于某種正當理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經人民法院調查確有正當理由而把法定時效期間予以延長。在一般情況下,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時效期間屆滿后要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但有的權利人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內未能行使權利確有正當理由,人民法院仍得將訴訟時效期間延長,保護權利人的權利。由此可見,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是基于某種正當理由,何謂“正當理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如何審查,買賣合同審查的注意事項
2020-12-03大一新生體測身亡,學生身亡學校是否有責任
2021-03-05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政府對拆遷項目有哪些補助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