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有關夫妻債務的問題一般比較復雜,也讓債權人十分的“頭疼”,不知道如何追討自己的債權。那么,當夫妻離婚時,對于夫妻一方個人債務有哪些,又該怎么來處理呢?此外,從法律的角度看,對于婚內借條在離婚后還有效嗎?下面將為您找一個較為詳細的闡明。
一、婚前產生的一方個人債務有哪些
夫妻一方婚前所欠個人,是其與人之間因特定法律事實而形成的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它是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產生之前與債權人這種特定主體之間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根據債權相對性的原理,債權人只能向特定的債務人主張權利,而不能在債務人結婚后向其配偶主張權利。但是,如果一方婚前所欠債務與婚后夫妻共同生活具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且婚前所欠債務中的資金、財物已轉化為婚后夫妻共同財產或已成為婚后夫妻共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婚前一方所欠的即轉化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當由夫妻共同償還。但債權人對此應當承擔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三條規定:“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p>
夫妻一方的婚前個人債務轉化為夫妻共同債務后,債務人的配偶只在其實際接受財產或受益的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
那么如何掌握債務人婚前所欠債務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證明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婚前個人債務向婚后共同債務的轉化有多種類型,例如:一方婚前按揭貸款買房,婚后夫妻雙方共同居住或共同使用的,可以轉化為婚后共同債務;一方婚前舉債購置大量結婚用品,婚后為夫妻雙方共同生活所需要時,可以轉化為婚后共同債務;一方婚前借款裝修房屋,該房屋供夫妻雙方婚后共同居住或共同使用的等等??傊?,判斷一方婚前債務與婚后共同生活的因果聯系,應當結合債務人舉債的目的、用途以及婚后共同生活的需要等諸多因素綜合判斷。
二、婚內借條離婚后有效嗎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法律問題,很多離婚當事人經常為此發生糾紛。鑒于新婚姻法規定對個人財產的性質不因夫妻關系存續時間長短而發生變化,婚內借條一般都會被法院作為有效證據采信,除非存在相反的證據。出具借條一方當事人對存在相反情形負有舉證責任,如舉證不力則承擔不利法律后果。
當欠條持有人憑欠條向法院起訴主張債權時,總要向法官陳述一下欠條基于形成的事實(如買賣業務的事實,這是貨款的訴求賴以成立的基礎和依據),以說明欠條的來由并博得法官的采信。這種對事實的主動陳述是人之常情,屬于一般的常識性的東西(從法理的意義上講,這是附隨于一項訴訟請求之提起的主張責任),如果對方當事人對此事實主張有異議(包括否認、抗辯等),特別是作出直接或間接否認的意思表示時,這時光憑欠條本身就可能不能直接得出原告所想證明的結果。原告為了確保勝訴,往往還會進一步舉證(如提供買賣業務關系的送貨單、發票等)以說明其所主張的事實經過(或特定的法律關系)的存在。這時,原告在訴訟中的工作量自然就增大。
而借條一般是由特定的借款的事實所形成,反映了當事人雙方特定的借款法律關系,并進而反映當事人雙方基于借款的法律關系和事實形成了一方欠另一方款項的債權債務關系的事實。通過借條本身往往較易于識辨和認定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具體法律關系和事實,原告一般無需再過多解釋具體的法律關系,只需簡單的陳述借款的事實經過即行,對方要抗辯或抵賴一般都很困難,從而方便法官確認真實的債權債務關系。實踐中有人認為借條的效力要大于欠條的效力,主要就是基于這個原因。
希望對解決您的法律問題能有一定的幫助。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您應該已經對夫妻債務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 提示您,不要隨意因感情或者其他非真實債務原因向配偶出具借條或者欠條。如果您出具后又后悔了但不知道該怎么辦,那么建議您可以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為您提供有效的幫助。
起訴離婚夫妻債務怎么承擔
2020年夫妻債務如何承擔?
夫妻債務一方不知情,還有義務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蓋手印用哪個指頭
2021-03-12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