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與處理,是離婚案件中審理的疑難問題。盡管修改后的《婚姻法》對此作出了明文規定,但是在實踐中還是難以準確地把握和適用。本文帶來離婚債務處理難的成因及對策的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離婚案件中的債務處理,一直是民事審判工作中的難題。這難題不僅僅是當事人舉證、取證難度大,法官認證、判決難度也大,尤其是法律法規的規定較原則,《婚姻法》與其他法律的規定還不盡統一,嚴重地影響審制實務,這是最大的難題。下面就離婚債務處理難的成因作出分析,對如何妥善處理離婚債務談談自己的看法。
原因之一:當事人心態復雜。由于離婚當事人的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社會地位不同、所處環境不同,從而使各自對債務處理的目的也不同,常見有以下幾種心態:
1、 離婚當事人雙方均不舉債。 這種當事人往往負債較多,且多是共同債務,雙方合意不舉債,目的是逃避債務,使債權人無法追要。
2、一方認為有共同債務,另一方認為無債。這種往往是夫妻一方有過錯導致的離婚,或者有過錯方要求離婚,無過錯方明知有債,卻不承認有債,導致法院認證難。
3、一方認為是共同債務,另一方認為是舉債方個人債務。這種情況往往是借債人要求離婚,另一方為了多得財產,而不承認是共同債務。
4、一方或雙方搞假債務。虛假的債權人多伴屬造假當事人的近親屬。目的使法院無法質證、認證,從而抵消對方應得財產的分額。
5、一方把個人的違法行為或揮霍所負的債務,稱是共同債務。這種當事人主要掌握了對方沒有證據證明是個人債務而為的。
6、一方主動承擔全部債務并放棄其他財產分割。這種心態的當事人多為假離婚,真逃債。讓一方占有全部財產,帶著子女過舒坦日子,自己漂流在外一無所有,企圖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
原因之二:法官處理離婚債務的判點不統一
1、當事人不舉債,法官就不審。有的當事人為了少交訴訟費,對債務隱瞞不報,使債務懸空。那么,有的法官就認為民事審制的原則是不告不理,當事人不舉債就按沒有債務處理。待債權人主張債權時,再確定債務的承擔。
2、當事人不舉債或認為無債,應加判“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有的法官認為不加判該項內容,當事人上訴再舉債就可能導致改判或發回重審。債權人申訴時就會引起離婚案件再審的被動局面。有的法院對此還作為錯案來追究法官的責任。因此,加判該項內容,意在能保證“萬無一失”。
3、一方認為所負債務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另一方無充分證據證明沒有用于共同生活的,應認定是共同債務;負債方承認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就判負債方個人償還。有的法官認為,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所負債務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證據無法取得,尤其小額負債更無法查驗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加之離婚時,夫妻矛盾已到韁化狀態,雙方對負債用途的陳述更難以置信。因此這樣判前者把舉證責任分配給不負債一方,后者把舉證責任分配給債權人,由債權人在主張權利時,再認定是一方償還,還是夫妻雙方共同償還。
4、不管負債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還是一方個人所用,均不作分割。有的法官認為,基于《合同法》的規定,債務的轉移要征得債權人同意。如果把一方負債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并將債務分給另一方承擔,是否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在我國大部分家庭主宰家庭財政的是夫或妻一方,借債往往由掌管家庭財政的人多次經辦,債權人也憑著他(她)有一定信譽,才借給他(她)的。離婚時,一旦把債務分給另一方,就可能出現債權落空。即使把財產抵作清償債務分割給另一方,誰來保證這些財產就能用于還債。有的當事人把財產變賣后一走了之,下落不明;有的變賣后資金揮霍,窮困無比。而當初的借債人憑自己的專長、職業、經濟收入,完全有能力還債,卻被法院判決只償還部分債務。另外,有的離婚當事人舉債無證據,怎么能認定是否負債?當事人離婚時往往債權人不知道,怎可能征得債權人同意?因此,法官不能以審判權駁奪債權人的權利。只有待債權人主張權利時,再予以確認是否屬夫妻共同債務。把該舉證責任分配給債權人。
綜上,離婚債務處理難的成因有兩方面的,一是當事人心態復雜。由于離婚當事人的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社會地位不同、所處環境不同,從而使各自對債務處理的目的也不同;二是法官處理離婚債務的判點不統一。希望以上律霸小編整理帶來的內容能夠幫助到您。
:
自然人死亡的遺產和債務處理
協議離婚中的債務處理原則是什么
破產了債務怎么處理,公司債務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處罰
2021-03-23退休后再次就業工傷如何認定
2021-01-27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哪些情況可以單獨提出申請行政賠償
2021-02-12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社區戒毒的決定主體
2020-11-20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