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直還款可以中斷訴訟時效嗎?
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需要明確的是,司法機關在受理時發現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那么是不可以受理的,當事人需要提交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來進行認定,所以對于訴訟時效的中斷的條件在一定程序上是可以認定為延長訴訟時效的情況,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對行政復議中的第三人如何規定的
2020-11-13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20-12-28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