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屆滿之前還錢是否中斷時效?
訴訟時效屆滿之前還錢是中斷時效,雖然超過訴訟時效,但債務還是存在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在我們的社會中,對于訴訟時效的規定,主要還是為了督促當事人員盡快的來行使這樣的一種合法的權益,否則的話時間長的話,那么來進行一個處理的話,也是非常麻煩的一個事項。
專利訴訟時效一般是多久
勞動爭議起訴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務糾紛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成人用品店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15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什么是拆遷安置過渡期限
2020-11-30西城拆遷安置房可以繼承嗎,繼承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9拆遷會凍結戶口嗎
2021-01-28拆遷安置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分析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