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民訴規定電話催討中斷訴訟時效?
根據民訴規定電話催討是可以導致中斷訴訟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具體的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
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很多,我國立法和司法解釋以具體列舉的方式進行了明確: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了三種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即提起訴訟、權利人提出要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下稱《民法通則意見》)第173條和第174條規定的幾種情形: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
3、1994年3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問題的批復》中規定,時效從出具欠條之日中斷;
4、2001年4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條規定:債務人在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通知上簽章或簽收催收通知的,訴訟時效中斷。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的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中有催收內容的,該公告或通知可以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
5、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條,將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的內容作了細化說明;第11條規定部分債權人主張債權引起的中斷對全體債權人有效;第13條規定了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情形;第17條規定了連帶債權、連帶債務中一人的訴訟時效中斷及于他人;第18條、19條分別規定了代位權訴訟、債權轉讓和債務承擔引起訴訟時時效中斷情形。
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人雖然擁有相關的債權,但是在法院當中并沒有取得勝訴,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訴訟時效已經超過了,所以法院并不能夠支持這樣的一種勝訴的主張,所以我們要注意在訴訟時效內行使自己的權利,當然有一些狀況之下也可以導致時效中斷。
借條沒寫還款日期訴訟時效是幾年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借條的訴訟時效20年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怎么調解
2021-02-01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免責期
2020-11-1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土地流轉補償金是多少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