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惡意逃債該怎么辦
1、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限內,可直接向債務人原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計債款。起訴時應持有借據等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法院就會立案受理。由于債務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達的形式傳喚
債務人應訴。公告期屆滿,債務人不應訴時,法院即對借貸人關系明確的案件經審理后作缺席判決。缺席判決后,盡管債務人下落不明,但經債權人申請,法院可以采取拍賣債務人房屋或財產的辦法為債權人清償債務。
2、由債務人向法院申請宣告債務人為失蹤人,然后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借款。我國《民法通則》第二十條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兩年的,利害關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第二十一條規定,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人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的財產中支付。
二、逃債一般的方法是怎樣的
(一)“脫殼”逃債
1、是指通過公司分立形式,惡意侵害債權人利益以達到逃避債務的目的,脫殼逃債并不能真正逃避債務。
2、企業分立有兩種形式分別是新設立和派生分立。
3、公司分立的法定程序是首先必須先經公司股東會作出特別決議,然后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最后分立不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4、利用新設分立形式逃債和利用派生分立形式逃債的效力認定: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是無效民事行為,不能對抗債權人。債權人可向分立之后所設立的所有公司同時主張債權。
(二)兼并和合并逃債
1、我國企業兼并的形式有六種分別是購買式兼并、承擔債務式兼并,、行政式兼并、企業自愿合并、漸進結合方式和投股式兼并。
(三)破產逃債
1、是指債務人不依法進行破產,隱匿企業財產,造成資不抵債假象進而達到免除債務的目的的逃債方式。
2、《破產法》的撤銷權的構成要件:須是對破產財產有害的行為,即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必須是破產人在破產宣告前的一定期限內所實施的行為,撤銷權須在審判上行使,撤銷權的行使不以主觀上有過錯為條件。
3、撤銷權由清算組申請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式予以行使,主要有兩種效力分別是物權性效力和債權性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誣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9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