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生效有哪些條件
合同生效的條件需要具備下列條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所謂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并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合同是當事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有意識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為,它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當事人必須能夠認識和辨認自己的行為,判斷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即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合同什么時候產生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條對合同何時生效作了兩層規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就是說,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時成立?根據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例如買賣合同,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的生效沒有特別約定,那么雙方當事人就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時,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準、登記時生效。也就是說,某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的生效要經過特別程序后才產生法律效力,這是合同生效的特別要件。例如,我國的中外合資經營法、中外合作經營法規定,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中外合作經營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通常情況下,如果是依法成立的合同,那么在成立的時候該合同就會生效。換言之,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不過要注意,如果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那么合同就是從批準、登記的時候才會生效。
附條件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合同生效一定是有效合同嗎,具體應該如何區分
債權轉讓合同生效時間是什么時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后幾天算安全
2021-01-10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2020-12-15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半年前說要拆遷,賓館停業半年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10拆遷安置房一般多久可以拿房產證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