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合同條款是合同條件的表現和固定化,是確定合同當事人權利和內務的根據。即從法律文書而言,合同的內容是指合同的各項條款。
二、種類
根據合同條款的地位和作用,合同條款主要有以下幾條:
1、必備條款和非必備條款
所謂必備條款又稱主要條款,是指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特別約定所必須具備的條款,缺少這些條款將影響合同的成立。所謂非必備條款又稱普通條款,是指合同的性質在合同中不是必須具備的條款,即使合同不具備這些條款也不應當影響合同的成立,如有關履行期限、數量、質量等條款在缺少這些條款情況下,完全可以根據〈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的規定填補漏洞。,〈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一般包括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等八項條款,有的學者稱這是合同的提示條款,這些條款中有的是合同必備條款,有的是非必備條款。
2、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
格式條款是指由一方為了反復使用而預先制訂的,在訂立合同時不能與對方協商的條款。非格式條款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可以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3、實體條款和程序條款
凡是規定當事人在合同中所享有的實體權利義務內容的條款都是實體條款。如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的規定等都是實體條款。而程序條款主要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規定的履行合同義務的程序及解決合同爭議的條款。
4、有責條款和免責條款
有責條款是指當事人在合同約定的當事人違反合同應承擔的責任條款,即違約條款。免責條款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免除排除或限制其未來責任的條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店面拆遷,沒有營業執照能要求賠償嗎
2021-02-21本村人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2021-02-21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