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區別是什么?
1、構成條件不同。
合同成立的條件包括: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訂約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至于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則在所不問,它著重強調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表現。
合同生效的條件主要有: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以及符合法定形式。
2、法律意義不同。
合同成立與否基本上取決于當事人雙方的意志,體現的是合同自由原則,合同成立的意義在于表明當事人雙方已就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取得共識。
合同能否生效則要取決于是否符合國家法律的要求,體現的是合同守法原則,合同生效的意義在于表明當事人的意志已與國家意志和社會利益實現了統一,合同內容有了法律的強制保障。
3、作用的階段不同。
合同成立標志著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一致達成協議,合同內容所反映的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已經明確。
合同生效表明合同已獲得國家法律的確認和保障,當事人應全面履行合同,以實現締約目的。
簡單地說,合同的成立標志著合同訂立階段的結束,合同的生效則表明合同履行階段即將開始,它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據。
4、責任形式不同。
合同的成立,如果當事人要承擔的責任就是締約過失責任,所謂的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盡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損失,則應承擔民事責任。
合同的生效,如果當事人要承擔的責任就是違約責任,所謂的違約責任,也稱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而向對方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及適用定金罰則等。
5、賠償范圍不同。
合同的成立,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范圍只限于信賴利益損失,所謂的信賴利益損失主要是指一方實施某種行為后,足以使另一方對其產生信賴(如相信其會訂立合同),并因此而支付了一定的費用,后因對方違反誠信原則使該費用不能得到補償。且僅限于直接損失,而不包括間接損失。
一般只有在合同正式生效了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才需要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職責,在合同成立之后,雙方當事人要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如果合同生效,不履行義務的要承擔的是違約責任。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簽訂的合同生效時間能約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地產拍賣有哪些程序
2020-12-09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