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區別是什么?
1、構成條件不同。
合同成立的條件包括: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訂約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至于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則在所不問,它著重強調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表現。
合同生效的條件主要有: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以及符合法定形式。
2、法律意義不同。
合同成立與否基本上取決于當事人雙方的意志,體現的是合同自由原則,合同成立的意義在于表明當事人雙方已就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取得共識。
合同能否生效則要取決于是否符合國家法律的要求,體現的是合同守法原則,合同生效的意義在于表明當事人的意志已與國家意志和社會利益實現了統一,合同內容有了法律的強制保障。
3、作用的階段不同。
合同成立標志著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一致達成協議,合同內容所反映的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已經明確。
合同生效表明合同已獲得國家法律的確認和保障,當事人應全面履行合同,以實現締約目的。
簡單地說,合同的成立標志著合同訂立階段的結束,合同的生效則表明合同履行階段即將開始,它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據。
4、責任形式不同。
合同的成立,如果當事人要承擔的責任就是締約過失責任,所謂的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盡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損失,則應承擔民事責任。
合同的生效,如果當事人要承擔的責任就是違約責任,所謂的違約責任,也稱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而向對方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及適用定金罰則等。
5、賠償范圍不同。
合同的成立,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范圍只限于信賴利益損失,所謂的信賴利益損失主要是指一方實施某種行為后,足以使另一方對其產生信賴(如相信其會訂立合同),并因此而支付了一定的費用,后因對方違反誠信原則使該費用不能得到補償。且僅限于直接損失,而不包括間接損失。
一般只有在合同正式生效了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才需要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職責,在合同成立之后,雙方當事人要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如果合同生效,不履行義務的要承擔的是違約責任。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簽訂的合同生效時間能約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會管小區車刮蹭嗎
2020-12-09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離婚后,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應怎么處理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