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惡意規避合同義務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惡意規避合同義務的法律規定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的下列行為:
(一)為減少計算勞動者的工齡,迫使勞動者與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后重新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
(二)通過設立關聯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時交替變換用人單位名稱的;
(三)僅就勞動合同的終止期限進行變更,用人單位無法做出合理解釋的;
(四)采取注銷原單位、設立新單位的方式,將勞動者重新招用到新單位,且單位經營內容與勞動者的工作地點、工作內容均沒有實質性變化的;
(五)其他明顯違反誠信和公平原則的規避行為。
合同義務主要是合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但現代合同法上的合同義務來源多樣化,導致違約責任概念的改變。傳統合同法認為僅僅只是當事人約定的義務才能稱為合同義務.違反約定的義務才是違約責任?,F代合同法認為,以下兩種義務也是合同義務:一是法律規定的當事人必須遵守的強行性義務;二是附隨義務.附隨義務基于誠信原則而產生,體現在合同的履行及合同終止之后。
二、《合同法》對于一方造成損失的賠償規定是什么?
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對于合同一方惡意規避合同義務的行為,是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根據工作情況,是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協商處理,并對合同的義務進行規避處理,但如果到侵犯了另一方的利益的,那么是屬于違法的行為。
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情形有哪些
合同當事人拒絕履行義務的條件是什么?
附義務的贈與合同是無償合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