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合同的擬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雙方當事人的權益,與雙方當事人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對于無效合同當事人可以進行起訴,以確認合同無效。但是,對于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的案件,人們卻對此存在著一定的疑問與不解,面對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的問題,法院又當如何處理。下面律霸主要對此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與探討。
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問題的處理方式
司法實踐中,某一合同是否無效,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未提起訴訟,卻由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對于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的這一訴訟請求,法院應如何處理?理論界和實務界存有爭議。
1、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簡稱第三人)以起訴的方式請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其必須以原告的身份起訴,因此,第三人必須符合民事訴訟法起訴條件特別是原告資格的規定?!睹袷略V訟法》第108 條是起訴實質要件的規定,按照這一規定,起訴必須符合的條件之一就是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這是對行使起訴權人的資格要求,也是提起訴訟的人能夠成為原告的條件。
2、理論界和實務界的許多人士認為任何人發現合同包含有無效因素均可以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的原則。我們認為,這是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的誤解。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是指法院、仲裁機關或工商行政管理等機關對無效合同依法主動干預,宣告其無效。但上述機關對合同無效進行主動干預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如法院和仲裁機關應當對自己審理的案件的合同的無效性進行審查,一經發現,立即宣布其無效。
3、也有的法律界人士認為,與無效合同無直接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依照《合同法》第127 條的規定,向有關合同的管理機關舉報無效合同,由其對無效合同進行處理。實踐中,除了法院、仲裁機關有權對民事訴訟或仲裁中發現的違法合同進行無效處理外,對于未進入民事訴訟程序或仲裁程序的無效合同,有關行政部門可以處理。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也可監督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對于第三人主張合同無效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的實際情況則具備不同的解決辦法。因此在處理此類相關問題時,人們可以先向律霸進行一定的咨詢,以充分了解其中的利害關系,從而更好地解決相關法律問題。
如何確定合同無效的返還責任
起訴合同無效律師費怎么收
合同無效的禁止性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亂執法怎么辦
2021-02-25土地抵押貸款到期已還檔案是否可以銷毀
2021-01-05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反擔保抵押物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