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異同是什么?
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異同主要有:
1、構成要件不同。《合同法》 規定的是無過錯責任,而侵權行為一般是采用過錯責任,僅產品、危險、環境污染、相鄰關系等責任為無過錯責任。因此,當事人以違約責任為訴訟理由的,無需舉證對方有過錯;以侵權責任為訴訟理由的,則需證明對方有過錯。另外,侵權行為的構成必須以存在損害后果為必要,其所引起的侵權責任也以損害為構成要件,而違約行為和違約責任,與此不同,違約責任除賠償損失以損害為構成要件外,其余均不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其構成要件。
2、賠償范圍不同。合同違約責任的損失賠償額可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如果沒有這種約定,依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賠償損失額應當相當于受害人因違約而受的損失,一般只包括直接損失。而在侵權責任中,賠償范圍原則上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在侵害人格權時,可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不法造成他人死亡的,其賠償范圍可擴大到死者所撫養人的必要的生活費用等。
3、責任方式不同。侵權責任既包括財產責任,如賠償損失,也包括非財產責任,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而合同違約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如強制實際履行,支付違約金等。
4、免責條件不同。違約責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責條件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的情況。而在侵權責任中,免責條件或原因只能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范圍事先約定。
5、第三人責任不同。違約責任中,如果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債務不能履行,債務人首先應向債權人負責,然后才能向第三人追償。而在侵權責任中,行為人僅對因自己的過錯致使他人受損害的后果負責。
二、合同違約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將違約行為做以下分類:
(1)單方違約與雙方違約。
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分別違反了自己的合同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條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梢?,在雙方違約情況下,雙方的違約責任不能相互抵銷。
(2)根本違約與非根本違約。
以違約行為是否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為標準,違約行為可作此分類。其主要區別在于,根本違約可構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與遲延履行。
(4)實際違約與預期違約。
涉及到雙方簽訂了合同,一般都是達成一致意見后進行認定的,如果一方存在強迫另一方簽訂合同或者協議的情況下,那么本身就已經構成了侵權行為,那么是不存在法律效力的,具體情況下可以基于實際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如何支付?
商品房合同違約金起訴期限是多長
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栽贓誹謗的責任如何認定,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085類情況,被舉報后村干部直接下崗!
2021-01-25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