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生效的兩大條件有哪些?
(一)合同生效的實質要件
1、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具有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的內容必須確定或可能。
(二)合同生效的形式要件
合同生效是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這是合同生效時間的一般規定,即如果沒有法律、行政法規的特別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合同成立的時間就是合同生效的時間。二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如根據三資企業法訂立的合同、辦理抵押物登記的抵押合同)自批準、登記時生效。三是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合同生效時間的,以約定為準。
二、書面合同沒有簽字有效嗎?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有口頭合同和書面合同之別。法律法規要求必須訂立書面合同的,當事人必須遵守,否則合同無效。
經當事人雙方充分協商,就合同的內容及相關事宜進行約定后,一般應接著進行最后的議程,即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書中簽字或蓋章。沒有雙方當事人的簽字或蓋章,就不能最終確認當事人對合同的內容協商一致,也就不能證明合同的成立有效。為此我國《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但是,雙方當事人的簽字或蓋章也只是形式問題,實質上應當追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如果一個以合同書形式訂立的合同已經履行,而僅僅是沒有簽字蓋章,就認定合同不成立,則違背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因此,《合同法》第37條規定:“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當發生糾紛后,一方當事人不能再以未簽字或蓋章而認定合同無效。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生效首先要確定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能保障到雙方的權益,從而產生的各項條件也是在雙方所協商好的情況下進行處理的,不管合同是以成立時生效還是以約定生效,在生效之后同樣也需要履行自己的義務避免產生違約的責任。
保證合同生效條件都有哪些?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去世公司怎么注銷
2021-02-27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一)
2020-12-27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