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生效的條件當事人要求是什么?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合同什么時候產生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條對合同何時生效作了兩層規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就是說,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時成立?根據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例如買賣合同,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的生效沒有特別約定,那么雙方當事人就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時,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準、登記時生效。也就是說,某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的生效要經過特別程序后才產生法律效力,這是合同生效的特別要件。例如,我國的中外合資經營法、中外合作經營法規定,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中外合作經營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們,他們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對于合同生效的條件并不是特別在乎,但實際上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條件的話,那么合同就不發生效力,對于雙方來說也沒有約束的能力。
商品房買賣合同生效的條件有哪些?
保證合同生效條件都有哪些?
二手房買賣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程序究竟是什么
2021-03-25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