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訂生產合同后對方毀約怎么辦?
(一) 損害賠償
損害賠償是公約規定的一種主要的違約救濟方式。《銷售合同公約》第74條規定,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應負責的損害賠償額,應與另一方當事人因他違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的損失額相等。賠償損失的范圍,一般包括財產的毀損,減少和為減少或消除損失所支出的費用,以及合同履行后可能獲得的利益。土地。但這種損害賠償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
(二) 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是違約救濟方式中最嚴厲的救濟方式,它將對合同雙方當事人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當對方當事人根本違約后,守約方可以宣告解除合同。《銷售合同公約》第26條規定,宣告合同無效的聲明,必須向另一方當事人發出通知,才開始有效。
二、哪些情況允許單方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但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法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當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終止合同的權利與義務,這就是合同的單方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對其發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條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主要債務即次要債務的對稱,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的。
當事人在進行了約定后也會簽訂合同的,同時在合同中也是會寫明約定的具體事宜。違約條約以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內容,當任何一方在簽訂了合同后有違反合同的行為后也是會給另一方利益造成危害,所以違約的一方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的。
技術轉讓合同糾紛承擔什么違約責任?
購買新房退房違約金是多少
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租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1-13管轄權異議可以郵寄提交嗎
2020-12-01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土地流轉方式有幾種
2020-12-11墳地算宅基地嗎,遇拆遷怎么結算
2021-02-07拆遷補償安置房要補多少差價
2020-12-13邢臺市房屋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25無證房屋在拆遷補償方面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1拆遷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0拆遷安置房能轉讓嗎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