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嫌疑人構成合同欺詐怎么判刑?
如果只是單純的欺詐行為,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但如果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24條規定的情形,可能就會構成合同詐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合同詐騙與普通詐騙的區別是什么?
從本質上看,合同詐騙罪也是一種具體的詐騙犯罪,其與詐騙罪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的客體不同。
詐騙罪只侵犯財產所有權,是單一客體,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同時又侵犯合同行為管理制度。
(二)犯罪客觀方面表現不盡相同。
詐騙罪可以表現為虛構任何事實或隱瞞真相,以騙取財物;本罪只是在經濟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因而欺詐手段有特定范圍的特殊性。
(三)犯罪主體不盡相同。
詐騙罪限于自然人主體;本罪主體包括單位,且是任何單位。
(四)本罪與詐騙罪屬于法條競合,應當遵循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
在我國的法律制度當中,并沒有合同欺詐罪這樣的罪名,合同欺詐跟合同詐騙在法律層面上還是有區別的,假如對方沒有非法侵占自己的財產,有證據表明對方是以欺詐方式跟自己簽合同的,可以請求法院宣告合同無效。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簽空白合同算合同欺詐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著作權登記查詢流程
2021-02-18當面咨詢律師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0打官司沒錢請律師該怎么做
2021-01-24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得交嗎
2020-12-07國有出讓土地政府有權收回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