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后還需支付違約金嗎?
解除合同后還需支付違約金,當事人協議解除合同的,不論解除原因是什么,也不論當事人是否有違約行為,當事人是否應該向他方當事人承擔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應由當事人自行協商確定。因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事由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二、合同終止中合同違約的情形有哪幾種
1、預期違約
即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的行為。我國《合同法》第108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由此可以看出預期違約分為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兩種形式,且守約方有選擇權,可以積極要求賠償,也可消極等待。
2、不履行
即完全不履行,指當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的違約情形。從不履行的原因看,既可能是當事人雖然能夠履行但是拒絕履行,也可能是當事人不能履行債務。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或拒絕履行債務,債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追究債務人的違約責任。
3、遲延履行
指合同履行期限屆滿而未履行債務。包括債務人遲延履行和債權人遲延履行。債務人遲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或者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時,在債權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債權人遲延履行表現為債權人對于債務人的履行應當接受而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即遲延接受履行。
4、不適當履行
即指雖有履行但履行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違約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給付兩種情形。瑕疵履行是指一般所謂的履行質量不合格的違約情形。加害給付,是指債務人因交付的標的物的缺陷而造成他人的人身、財產損害的行為。分別規定于《合同法》第112條和第113條。
三、《合同法》關于單方面終止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不管是由于任何的理由,只要是職員與單位簽署的勞動合同之中,已經約定了違約金的支付規則的,那么提前解除勞動,或者是職員違反了單位的約定,此時即使是通過協商的方式,解除的勞動合同,也會被認定為是違約,但是不一定需要支付違約金。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病假期間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