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承諾遲到的是否有效?
一般在通知的情況下是有效的。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二、承諾收到的處理
承諾遲延是指受要約人作出的承諾超過承諾期限到達要約人。遲延的承諾不發生承諾效力。由要約規定的,如果要約中未規定承諾期限,則受要約人應在合理期限內作出承諾。超過承諾期限作出承諾,該承諾不生效力。《合同法》第29 條規定:“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這就是說,對于遲到的承諾,要約人可承認其有效,但要約人應及時通知受要約人。
如果受要約人不愿承認其為承諾,則該遲到的承諾為新要約,要約人將處于承諾人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合同法》要求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但在判定承諾遲延方面,并未以到達遲延為標準,而以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為標準。這主要是因為受要約人可能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但因郵局傳遞遲延等原因而使承諾遲延,對此情況亦不能一概作為承諾遲延處理,因此以發出承諾為標準是較為合理的。
承諾出現遲延有兩種情況,一是超過要約規定的承諾期限作出,因而出現了遲延,二是在要約規定的承諾期限內作出,但由于郵政等其他原因,沒有及時到達要約人。在第一種情況下,由于承諾本應在承諾期限內作出,超過有效的承諾期限,要約已經失效,對于失效的要約發出承諾,不能發生承諾的效力,應視為新要約。對于第二種情況,受要約人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發出承諾通知,依通常情形可于有效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而遲到的。對這樣的承諾,如果要約人不愿意接受,即負有對承諾人發遲到通知的義務。要約人及時發出遲到通知后,該遲到的承諾不生效力、合同不成立。如果要約人怠于發遲到通知,則該遲到的承諾視為未遲到的承諾,具有承諾的效力,合同成立。
對于承諾遲到的情況,應當基于是否造成了當事人的損害來進行處理,如果該承諾遲到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的,那么還需要追究相關賠償責任,具體情況下當事人 是可以合法的提出訴訟請求,來對相關情況進行起訴處理,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要約和承諾區別具體是什么
違約責任承諾書
公司債權債務承諾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