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訂的保管合同有哪些特征
1、保管合同是提供勞務的合同。保管合同以物的保管為目的,保管人為寄存人提供的是保管服務。保管合同的履行,僅轉移保管物的位置,而對保管物的所有權、使用權不產生影響。
2、保管合同是實踐合同。就保管合同而言,僅有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還不能成立,還必須有寄存人將保管物交付給保管人的事實,《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保管合同是雙務不要式合同,有償或無償須根據當事人約定。
二、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一)違約責任
1、《合同法》 規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質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損失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受損失的,除保管人知道并未采取補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合同法》規定,保管人違反規定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孳息歸還寄存人。如果因違約行為使對方失去實際上可獲得的利益,包括利息的損失、自然孳息損失、利潤損失等,應當賠償受害方所遭受的損失。
(二)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的免除
一是因不可抗力而免責。不可抗力是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保管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不是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所引起的,因此,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有關當事人即可依法免除違約責任。
二是受害人對于損失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從保管合同的特征中可以了解到,實踐中如果當事人僅僅是達成了合意,也簽訂了保管合同的,此時合同還不能成立。因為保管合同屬于實踐合同,那合同的成立就要求寄存人實際交付了保管物給保管人之后,雙方之間訂立的保管合同才能成立。若是保管物丟失或者遭受了毀損的,此時保管人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保管合同和倉儲合同的不同有哪些
無償保管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保管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定
2021-02-09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我國法律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定
2021-01-08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高速公路紅線外多少米是拆遷范圍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