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和合同欺詐怎么區分
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
合同欺詐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合同欺詐的行為表現為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獲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虛假情況,或歪曲、掩蓋真實情況,使相對人陷入錯誤認識,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訂立、履行合同的行為。
1、主觀目的不同
在合同詐騙罪中,行為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合同形式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行為人意圖通過對方的履行獲取對方的財物,而自己根本不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的義務,即行為人意圖無償占有他人財物。
在合同欺詐行為中,行為人的主觀目的雖然也是為了謀取不當或不法利益,但這種利益的取得,行為人是意圖通過合同的履行而實現。為獲取對方的利益,行為人意圖履行自己的義務,只不過這種履行是有一定瑕疵的履行,從總體上看,行為人還是支付了一定對價。
2、性質不同
合同詐騙是由于行為人具有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并在騙取他人財物的同時造成他人損失,是一種違反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犯罪行為,屬于公法范疇,受刑法調整。
合同欺詐行為發生在訂約階段,其后果由于合同履行而產生,但它只是一種一意思表示行為,由于行為的欺騙性,使得意思表示不真實。這種有瑕疵的意思表示行為屬于私法范疇,受合同法調整。
二、合同欺詐的常見手段有哪些
1.偽造合同
欺詐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偽造合同主體、偽造合同內容等手法,憑空捏造或者虛構合同,騙取他人的財物。可以是偽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財物;也可以是先偽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誘他人與之簽訂合同,騙取財物。
2.貨物引誘
欺詐方利用一些單位或個人急需某種緊缺或暢銷商品的心理,謊稱能提供諸如鋼材、汽車、鋁錠、彩電之類的緊俏商品,簽訂虛假的購銷合同,騙取對方的定金或預付款。這種打法使欺詐方偽裝成供貨方當事人實施的。
3.盜用、假冒名義
盜用、假冒名義可以是假冒知名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業務負責人,利用偽造的證明文體與對方簽訂合同;盜用他人蓋好合同專用章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該公司與他人訂立合同;用他人已經作廢或者遺失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冒充該公司的業務人員與他人訂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著別人的招牌與人簽訂合同。
4.虛構主體
欺詐方偽造營業執照,虛構企業名稱、資金、經營范圍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經依法登記注冊的單位與他人訂立合同,騙取他人財物。
5.謊稱專利技術引誘
欺詐方虛構能帶來高額利潤的專利、高新技術,打著包技術、包設備、包培訓、包回收、包利潤的幌子,引誘對方簽訂合同,連續騙取對方的轉讓費、培訓費、設備費。
欺詐行為是合同詐騙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欺詐行為的合同詐騙罪是不存在的。合同欺詐屬于民事欺詐范疇。民事欺詐之故意,是指行為人具有故意欺騙他人的意思,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所以,合同欺詐既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間接故意。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合同詐騙罪管轄如何確定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