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違約金過高原告怎么辦
1、判斷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是否過高應正確處理合同自由與合同正義的關系
以合同自由為代表的意思自治是民商法的基石,現代合同理念充分尊重當事人締約自由的權利。特別是在商事審判中,人民法院更應當謹慎介入當事人自治的領域,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最大限度的維護交易的穩定性。但是合同自由不是絕對的。對于因合同自由而引發的惡意競爭、追逐暴利及其所導致的當事人事實上的不平等、濫用權利等負面影響,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法律規定進行干預和調整,以實現合同自由與合同正義之間的平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賦予了當事人協商約定違約條款的權利,允許當事人可以約定一定數額的違約金,或者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體現了締約自由的宗旨。同時,依據公平與誠實信用原則,對于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實際損失的情況亦做出了限制性規定。違約責任的基本性質為補償性,其本質是對因違約而受損失的當事人以補償。因此,若任由當事人約定過高的違約金且以意思自治為由而不加干預,在一些情況下,無異于鼓勵當事人通過不正當的方式獲取暴利。
2、違約金過高情形下的法律釋明及舉證責任的分配
為減輕當事人訴累,妥當解決違約金糾紛,也防止判決后當事人就違約金問題上訴、申訴,違約方以合同不成立、合同未生效、合同無效或者不構成違約進行免責抗辯而未提出違約金調整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就違約金是否過高進行釋明。
在當事人請求對違約金予以適當調整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應當正確確定舉證責任。違約方首先要對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損失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由于對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守約方較之違約方就損失事實和相關證據都具有更強的證明能力,因此,不應過分強調違約方的舉證責任。違約方如果能就違約金過分高于損失這一問題使法官產生合理懷疑,就應當認定完成了證明義務。此時,應將證明責任分配給守約方,令其證明損失的數額及違約金的合理性。
在我國相關的合同內應規定相關的違約金,如這類違約金在進行賠償時過高的。可以通過法院進行相關的辦理,法院會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和相關的案件情況,對這類案件進行審理。保護相關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辦理這類案件的判決。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未做鑒定可否先行起訴
2021-01-02醫療賠償如何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的
2021-02-28擾民是幾點到幾點
2021-01-01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