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要求精神賠償的。
工傷事故糾紛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后,受害人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其精神損害的,仍屬于勞動爭議,當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如果因用人單位或者第三人的侵權行為造成工傷事故,受害人就精神損害賠償向法院起訴的,屬于民事侵權案件,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工傷保險賠償屬于社會保障法的范疇,具有公法性質。
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工傷人身損害,應當按照國務院制定的《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請求工傷保險賠償,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不能直接對用人單位提起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權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死者近親屬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性質是財產賠償責任,具有填補、撫慰、懲罰的功能。
由于工傷保險待遇與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律性質和功能不同,對工傷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不能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工傷事故能要求哪些賠償
工傷賠償包括:
(一)醫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工傷保險藥品目、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3款。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4款
(三)交通費、食宿費: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4款。
(四)康復治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工傷保險藥品、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6款。
(五)輔助器具費: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限額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
(六)停工留薪: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
(七)護理費:
(1)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2)評定傷殘后需要護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第3款、第32條。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要求精神賠償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役權有哪些特征有哪些
2021-02-11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