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主觀目的不同。
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而合同詐騙犯罪雖然客觀上可能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只是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 單方義務 ,直接無償地非法占對方的財物。因此,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其次,兩者的客觀方面不同。
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都是作為;而民事欺詐行為則不僅表現為作為,還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不作為。
2、從欺詐的程度看,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來調整;而民事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范圍內,而仍然應當由民事法律來調整。
3、從欺詐的手段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意圖利用合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的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書,假的介紹信和授權委托書等等,以騙取對方的信任以達到其行騙的目的;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無須冒充合法身份。
4、受侵犯權利的屬性不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物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并未充當經濟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而民事欺詐行為侵犯的則是債權,即作為侵犯對象的公私財物,是已經進入合同設定的生產、流通領域的權利義務的體現者。
5、承擔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詐騙罪既要負刑事責任,同時還要承擔民事責任,返還受害者的財產并賠償損失;而民事欺詐所承擔的后果是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追繳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