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中約定仲裁或者訴訟效力是什么?
對于合同中既約定了仲裁,又約定了訴訟的爭議條款的,一般會認定為無效的。發生了糾紛之后,一般情況下是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來進行解決。
而且打官司首先要確定管轄,實務中經常遇到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發生爭議可向合同履行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樣的爭議條款,一旦發生糾紛就不知道怎么辦了,這種既約定仲裁又約定訴訟的爭議條款一般認定無效,一旦發生糾紛,通常情況下是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解決,但有例外。
二、關于仲裁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1、我國《仲裁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這種既約定了仲裁又約定了訴訟的協議,違反了仲裁的惟一性和終局性,其仲裁申請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被仲裁機構受理的。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仲裁協議被認定無效,正常情況下仲裁機構不受理,只能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3、有正常就有例外,實務中的情況是復雜的。特殊情況下,仲裁協議無效,但不排除被仲裁機構受理且仲裁。最高人民法院《仲裁法解釋》第七條有一個“但書”規定,即“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
4、仲裁條款無效后,協議訴訟條款是否有效,需要看約定是否符合《民事訴訟法》協議管轄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合同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5、如符合上述規定,則按協議管轄確定受訴法院;否則,按法定管轄確定,即“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想要申請仲裁,那么就要確保仲裁的唯一性,如果又約定了訴訟,那么仲裁是不能被仲裁機構受理的。所以,當事人在填寫合同的時候要注意這一點。之后,在正常申請仲裁之后對裁定不滿意,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仲裁和訴訟的優缺點是什么?
仲裁與訴訟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強制拆遷協議
2021-03-22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