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期付款合同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1)如果合同約定履行期限的,應從分期付款合同約定的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滿兩年;
(2)如果合同沒約定履行期限或約定不明的,可根據雙方簽訂的補充協議確定履行期限,訴訟期限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滿兩年;
(3)如果依然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守約方要求違約方履行付款付息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滿兩年。但違約方在守約方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違約方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滿兩年。
二、一般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算。 我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項又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1年。
從傳統大陸法系的規定來看,這1年的規定是與瑕疵擔保的內容聯系。由于原來我國違約責任采用過錯歸責原則,學理和相關立法都承認在買賣合同中有物的瑕疵擔保,因此規定一個1年的短期訴訟時效是必要的。但是現在我國《合同法》已經將買賣合同中的歸責原則確定為無過錯責任,即只要產品有瑕疵,作為出賣人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此沒有必要再將這類訴訟的訴訟時效確定為1年。如果出賣人惡意隱瞞瑕疵,則適用3年普通消滅時效期間的規定,并且對消滅時效的起算適用主觀定義的標準,即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及債務人時起算。
訴訟時效對于訴訟案件的訴訟情況是具有重大意見的,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訴訟時效的計算上,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認定和處理,特別是對于訴訟時效還存在中斷或者中止的情況下,需要結合導致相關情況發生的條件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幾年?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債權債務糾紛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股東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嗎
2021-02-25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回遷房和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中的面積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6上海職工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1-01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1-01-08城市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