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續買賣合同如何確定訴訟時效?
連續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是3年,中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在權利實際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內,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再起訴,法院不再保護。
二、連續買賣合同訴訟時效起算的依據
1、連續交易的,訴訟時效從最終確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開始計算;
2、分段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分別計算;
3、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從最后一期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最高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三、一審民事訴訟審理周期是多久?
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大多數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都適用于普通訴訟時效,包括連續買賣合同也是如此的。既然雙方的合作關系是連續性的,那就說明彼此之間還是具有一定的默契和信任度的。可是,每一次的買賣行為都要簽訂新的書面合同,不能因為是連續性的就忽略合同的重要性。
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如何確定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產品侵權責任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是否承擔責任
2020-11-29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