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制約合同簽訂雙方的行為,同時也是為了確定合同內容能夠完成,在買賣交易合同當中一般都會對合同履行地作出說明。合同履行地的確定需要結合具體的合同內容進行確定。那么按照法律規定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本文中就給出了相關解答與說明分析。
按照法律規定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規定和《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對買賣合同履行地點的確定原則應理解為:
1、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2、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沒有約定的,但依法可以確定的,以法律所確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3、買賣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4、依上述方法對買賣合同的履行地點尚不能確定的,則依《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確定。2即: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合同履行地是指實際履行地、約定的履行地還是民法所規定的履行地,眾說分紜,理論與實踐也一直是各說各的理。最高法院關于民訴法《適用意見》中第18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操作中又分幾種情況,合同有約定且實際履行地與約定一致的,按《適用意見》18條確定管轄,合同約定了履行地,但未實際履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住所地與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一致的,原則上也可以適用18條規定,而如果合同約定了履行地,實際履行地與約定的不一致,或者沒有約定履行地卻又實際履行了,又或者既沒有約定,也沒有實際履行,如何確定案件的管轄,《適用意見》中就不甚明確了。以買賣合同為例,96年最高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也強調在實際履行中雙方當事人以書面或一致認可的其他方式可以變更約定,并明確了雖有約定但未實際履行的,不依履行地確定管轄。也就是說合同只有在約定了履行地并已實際履行且約定的履行地與實際履行地又相一致的情況下,適用相關法律才無任何障礙。
當事人為多數人時,可以各自訂立不同的履行地點。同一個合同中的數個給付不必約定相同的履行地點,尤其是雙務合同中的兩個債務,可以在兩個履行地點履行。即使是一個債務,也可以約定數個履行地點,供當事人選擇。
從上文內容可以看出,對于按照法律規定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該問題來說主要與合同的具體規定相關。一般情況下來說,對于合同履行地的確定需要根據實際的交易場地進行說明。除此之外,不同的交易內容交易的履行地也有所差別,對于不動產以及貨幣等都需要在當地作為履行地進行交易。
關于合同履行地的最新司法解釋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合同履行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辦法
2021-02-18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