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對老年人履行經濟贍養、日常照料和精神撫慰的義務,而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經濟供養是指為保障老年人的物質生活條件,基本滿足老年人的日常需要而提供的物質和金錢。生活照料是指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飲食、睡眠、活動、安全、生活條件、健康狀況、心理狀況等諸多方面進行規劃、安排和照料,使老年人的生活沒有真正的障礙和煩惱。精神慰藉是指與老年人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傾聽老年人的心聲,減輕老年人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使老年人感到生活的幸福和安心,保持老年人的快樂心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贍養人的贍養義務具有法律強制性,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2。贍養方式與精神贍養的關系,既要滿足被贍養人的自尊需要,又要滿足被贍養人對子女的期望和家庭情感的需要。如果贍養人的精神贍養好了,贍養人的心情好了,生活質量提高了,就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相對減少贍養人的經濟支出,減輕生活照料的負擔。如果贍養人的精神贍養不好或者沒有履行精神贍養義務,精神贍養義務就變成了物化或者純粹的物化,贍養人就得不到家庭的關愛,對子女的期待就得不到應有的反饋和回應,感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關懷,得不到心靈的慰藉,只能陪著寂寞,只能陪著寂寞,長期處于一種身心失衡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要想保證整體水平的維護質量,這必然導致經濟支出的增加和醫療負擔的加重。
本案中的兩種判斷都是以感情和理由相融合的方式提醒照顧者,贍養人有自己的理由留在養老院,但照顧者的精神贍養義務不夠,這也是家屬入住養老院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維護被贍養人的生活質量,維護其身心健康,適當增加其經濟支出,法律予以支持,被贍養人應當理解并自覺履行。三。判決的指導作用,即支持者的義務具有道德性、傳統性和法律強制性。精神贍養已寫入《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在法律上是強制性的,但精神贍養的強制執行無疑是擺在執法者面前的一個不可逾越的問題。筆者認為,一方面,精神贍養作為法律的一項強制性規定,其最大的功能是它的宣示和引導作用。該規定始終告誡贍養人,贍養老人是法律義務,精神贍養是法律義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履行精神贍養義務是違法的,不僅受到社會的負面評價,另一方面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不履行或者遲延履行精神贍養義務,造成被扶養人經濟支出增加或者照顧人生活照料負擔增加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支持被扶養人的請求。贍養范圍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贍養人違反精神贍養的程度;二是贍養人的實際經濟承受能力;三是被贍養人的要求是否超過社會的普遍認可。判決的理由應當合理,以教育緩刑原則和照顧者的接受為基礎,避免法律的僵化適用。最好的效果是督促支持者在進行有效判斷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反思,從而自覺地做到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位一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