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王-婷給小莉打的是借條,同樣沒有約定借期,根據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出借人小莉過了兩年再向借款人王-婷主張還款,自其主張之時訴訟時效才開始起算,此時小莉起訴王-婷,法院當然可以依法支持。所以雖一字之差,卻差異重大,結果截然相反。
一、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含義、證明的事實及映射的法律關系
欠條、借條、收條是生活工作中常見的條據,這三種條據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法律含義卻相差甚遠。
欠條: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的表示尚欠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一般用來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借條:出借人向借用人或者借款人出具的表示出借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一般用來證明借用或者借款關系;收條:收領人向送給人出具的表示收到某物或者某款項的憑證,用來反映或者證明“收到”的事實。
二、借條和欠條的區別
很多人對什么時候該打借條,什么時候該打欠條總是不能準確把握,其實區分兩者并不難。欠條和借條至少有兩點是不同的:
其一,借條背后一般存在著資金或者實物的流動,但欠條則沒有。在打借條的時候,出借人“剛剛”、“正在”或者“即將”把物品或者款項交付給借用人,為了確認這個“流動”的事實才用借條加以固定;欠條一般是結算或者證明財產所有與占有的相反狀態,也就是所有權人的東西被占有人占有、使用,這種狀態在打欠條時早已存在,打欠條的目的就是確認這種狀態的存在。
其二,借條一般都有借期和利息,借條的借期和利息計算的起始點一般是出借日,而欠條雖然也可以約定還期以及在逾期未還的法律后果,但這個日期一般是欠條出具后的某一個時間點。
實踐中把借條寫成欠條或者反過來把欠條寫成借欠的情況很多,造成文不對題,結果往往給事實的印證,法律關系的認定以及權利人利益的實現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三、出具欠條、借條、收條的注意事項
1、用語要準確
杜絕使用模糊用語,如“大概”、“估計”、“可能”、“差不多”、“算是”、“或許”等等;含義要清晰明確。筆者碰到很多人這么寫借條:“a借b壹萬元”,從字面上分析讓人糊涂,到底是a借了b的錢還是b借了a的錢呢?其實寫清楚并不難,比如可以寫“a借給b壹萬元”或者“a向b借壹萬元”就不會產生歧義。
2、內容要相對完善
欠條要寫清欠款的數額幣種、或者物品的數量以及名稱、品質、規格或者型號等基本自然屬性,拖欠的原因,返還的日期,逾期未還的法律后果,還要寫清債權人、債務人的準確名稱或者姓名,最后要由債務人署名或者簽章并寫清出具的日期。借條除了要寫清上述事項外,還要寫清借期、利息(或者租金)及逾期不還的罰息(或者違約金)等事項。收條除了要寫清上述相關事項外,要特別寫明法律后果是什么,比如“至此,雙方債務結清”,“至此,雙方委托代理合同終止”等。
3、主體身份要確認
如果是公司,查一查公司是否已經注銷,公司名稱是否準確(公司名稱差一個字就是另一個公司了,比如“**志誠科技公司”和“北京市**科技公司”就是兩個不同的公司),自然人是否成年(判斷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自然人的姓名是否與身份證相符合(特別注意:同音異字也會留下麻煩)。此外,主體的基本身份信息也要留下,比如自然人的年齡、住址、工作單位等。
4、條據最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作為一種快速、便捷的確認方式,一般情況下條據都是手寫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寫并簽章,但現實中也不乏由債權人、出借人、送給人撰寫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簽字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欠者、借者、收者手里邊沒有一張同樣的條據,撰寫者對僅存的一張條據上作了手腳,比如加了借款的數額,那么簽字的人如何去抗辯呢?相反,如果存在兩張完全一樣的(一式兩份)條據,雙方作手腳不但是徒勞的,而且還會因此傷了感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的個人隱私包含他們的工資嗎
2020-12-12交通事故沒有劃分責任,能不能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30刑事賠償的方式有哪些,刑事賠償的義務機關是什么
2021-02-21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