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代表的是債權債務法律關系。
《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借條就是一種債權債務的憑證。
借條法律效應的影響因素
(一)要弄清楚借款人和出借人的真實姓名(身份證、戶口簿登記的為準),弄清楚借款人的工作、住址、甚至收入、財產等個人情況。在“借條”右下角由借款人親自署上真名。簽名等于確認“借條”上陳述的內容,沒有簽名,就等于沒有確認,若借款人事后不認可,沒有簽名或簽了假名很可能會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二)“借條”最好能約定好利息、還款期限、還款方式等事項;
(三)“借條”必須能清楚記述借貸的事實。內容表達不清,或數目不清,產生糾紛時,借款人又不認可,訴訟風險是很高的。借款數目最好能先用大寫中文數字書寫,然后再用阿拉伯數字書寫。需要提醒的是,借款協議不同于借條。就是說,借款協議只能證明雙方就借款達成了協議,但是是否將款項實際交付借款人,還需要有借據等證據證明款項已經交付。而借條則是借款已經發生的證明,因此,千萬不要將借款協議作為借據使用,否則您的合法權益有可能得不到法律保護。
關于“借條”的訴訟時效問題。
對于注明了還款期限的“借條”,如借款人在約定的還款期限內沒有還清借款,按照《民法通則》第135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均從其注明的還款期限之次日起開始計算,為2年。出借人可以自約定清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內向法院提出起訴,超過2年,就超過了訴訟時效,法院不予以支持訴訟請求;如出借人在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內向借款人追討債務,則構成訴訟時效中斷,自出借人追討之日起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也應受法律保護。
在追討債權時,出借人有必要要求借款人在“借條”上寫清楚:某年某月某日誰向誰追討借款,并讓借款人簽名確認追討事實;有些“借條”沒有約定清楚還款期限,出借人可以隨時要求借款人合理期限內返還欠款,訴訟時效應從出借人主張權利的次日起計算兩年。權利人再次主張權利的,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但《民法通則》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