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的爭議是指保險合同當事人或關系人對合同條款的意思發生爭議。對保險合同發生爭議時,一是涉及對保險合同的解釋,二是涉及爭議處理方式。(一)保險合同的解釋原則合同解釋是指當對合同條款的意思發生歧義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規則對其作出的確定性判斷。《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合同文本采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并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保險合同應遵循合同解釋的原則有:1、文義解釋。文義解釋是按保險條款文字的通常含義解釋,即保險合同中用詞應按通用文字含義并結合上下文來解釋。保險合同中的專業術語應按該行業通用的文字含義解釋,同一合同出現的同一詞其含義應該一致。當合同的某些內容產生爭議而條款文字表達又很明確時,首先應按照條款文義進行解釋,切不能主觀臆測、牽強附會。如中國**保險公司的家庭財產保險條款中承保危險之一“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構成火災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有燃燒現象,即有熱有光有火焰;偶然、意外發生的燃燒;燃燒失去控制并有蔓延擴大的趨勢。而有的被保險人把平時用熨斗燙衣被造成焦糊變質損失也列為火災事故要求賠償。顯然,按文義解釋原則,就可以作出明確的判斷。2、意圖解釋。意圖解釋即以當時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圖來解釋合同。意圖解釋只適用于文義不清、用詞混亂和含糊的情況。如果文字準確,意義毫不含糊,就應照字面意義解釋。在實際工作中,應盡量避免使用意圖解釋,以防止意圖解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主觀性和片面性。3、解釋應有利于非起草人。《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由于多數保險合同的條款是由保險人事先擬定的,保險人在擬訂保險條款時,對其自身利益應當是進行了充分的考慮,而投保人只能同意或不同意接受保險條款,一般不能對條款進行修改。所以,對保險合同發生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應當作有利于非起草人(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解釋,以示公平。只有當保險合同條款模棱兩可、語義含混不清或一詞多義,而當事人的意圖又無法判明時,才能采用該解釋原則。所以,《保險法》第三十條規定:“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4、尊重保險慣例。保險業務有其特殊性,是一種專業性極強的業務。在長期的業務經營活動中,保險業產生了許多專業用語和行業習慣用語,這些用語的含義常常有別于一般的生活用語,并為世界各國保險經營者所接受和承認,成為國際保險市場上的能行用語。為此,在解釋保險合同時,對某些條款所用詞句,不僅要考慮該詞句的一般含義,而且要考慮其在保險合同中的特殊含義。例如,在保險合同中,“暴雨”一詞不是泛指“下得很大的雨”,而是指達到一定量標準的雨,即雨量每小時在16毫米以上,或24小時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方可構成保險業所稱的“暴雨”。(二)保險合同爭議處理的方式保險合同訂立以后,雙方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圍繞理賠、追償、交費以及責任歸屬等問題容易產生爭議。因此,采用適當方式,公平合理地處理,直接影響到雙方的權益。《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據此,對保險業務中發生的爭議,可采取和解、調解、仲裁和司法訴訟四種方式來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是否適用回避
2021-01-18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征地拆遷適用民事訴訟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