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解除勞動合同 不安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 定金能退嗎 效力待定合同 違約金怎么算 轉租合同
在民事雙務合同之中,最常見的合同就是買賣合同。買賣合同要求雙方必須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相應的義務,一般一方要履行供貨方義務一方須履行為付款義務。如果付款方違反的付款義務就產生了違約責任,需承擔合同付款違約責任。以下我們對該責任進行相關了解。
一、《合同法》實施前逾期付款違約責任的規定
合同法實施前逾期付款違約責任有兩種形式,即支付違約金與賠償金。
㈠逾期付款違約金規定的演變 逾期付款違約金,指有義務付款一方當事人逾期付款而應承擔的違約金。逾期付款違約金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1984年1月23日發布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36條第4項規定中,其適用范圍限于有明文規定的違約條款中,其計算標準執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因中國人民銀行在不同時期對延期付款的利率規定不同,致使法院在認定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時也要不斷調整。1994年最高法院以法函(1994)10號復函黑龍江省高級法院,逾期付款違約金按每日萬之三計算。1996年最高法院以法函(1996)7號復函黑龍江省高級法院,逾期付款違約金按每日萬之五計算。此時的“逾期付款違約金”尚未以法定概念的形式適用于一般案件。 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以銀發(1996)156號文規定自同年5月1日起逾期貸款利率調整為4‰。地方法院欲調整標準而沒有法律依據,如繼續延用最高法院(1996)7號批復規定的標準又與事實相左。在此情形下廣東省高級法院于1998年請示,最高法院以法釋(1999)8號《批復》規定,“對于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利息的標準計算”。該批復的適用范圍是“合同”案件,嚴格界定就是經濟合同案件。這樣就使“逾期付款違約金”這一概念及其相關規定從原來僅適用于工礦產品購銷、農副產品購銷等有限的合同擴大到所有的經濟合同。 該《批復》改變了以前的逾期付款的含義。以前的逾期付款違約金是法定違約金,不存在約定情況。而該批復卻規定沒有約定的,可以參照人民銀行標準。即該批復承認約定違約金的存在,也就是說該批復設立的逾期付款違約金制度是:有約定依約定,無約定依法定??偲饋碚f就是任何人只要有付款違約情況,就必須支付違約金,有約定依約定,無約定參照中國人民銀行逾期貸款利率計算。
㈡逾期付款違約金與賠償金的關系。 賠償金是違約一方由于給對方造成了經濟損失所給予的賠償。逾期付款違約金與賠償金的適用關系是:
1、逾期付款違約金能補償經濟損失的,就不再支付賠償金,逾期付款違約金與賠償金是包含關系。
2、經濟損失超過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賠償金用于補償逾期付款違約金不足的部分,賠償金與逾期付款違約金是補償關系,可以同時并用。
二、《合同法》規定的逾期付款違約責任
㈠取消了法定違約金 《合同法》在違約金制度上采用了當事人“約定主義”而摒棄了此前的“法定主義”,即當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時,另一方當事人只能依約定請求違約金,如果沒有約定則不得主張違約金?!逗贤ā返?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按照相反解釋,即當事人可以不約定一方違約時向對方支付違約金,當一方違約時就可以不向對方支付違約金。由此可見,當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時,另一方能否主張違約金的關鍵在于判斷當事人是否約定違約金,如果有約定就可主張支付違約金,如果沒有約定則不能請求違約金,而只能請求其他方式的違約責任。
㈡逾期付款違約金與賠償金的關系 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應視為對損害賠償金的預先確定,因此違約金與賠償金之間是互為包含的關系,換言之,違約金可以涵蓋賠償金,反之賠償金也可以涵蓋違約金。二者的適用關系是:
1、原則上不并存;2、就高不就低;3、優先適用違約金責任條款。
三、違約金適用的沖突
《合同法》施行后,在時間效力上,最高院法釋[2000]34號批復,將法釋[1999]8號批復中規定的計算標準刪除。法釋[2000]34號批復實質上是法釋[1999]8號批復的批復?!兜呐鷱汀肥窃凇逗贤ā飞Ш髮`約金所作的進一步解釋,但其中的內容并不符合《合同法》中的違約金制度,實質上是對《批復》的復制。由于《批復》沒有被廢止,《批復》與《合同法》的效力并存。逾期付款違約金規定出現了“有約定依約定,無約定依法定”和“有約定依約定,無約定不主張違約金的局面,引起了法律適用上的沖突
四、違約金適用沖突的解決
根據法發(1999)15號文第14條第2款“援引司法解釋作為判決或裁定的依據;應當先引用適用的法律條款,再引用適用的司法解釋條款”。也就是說法院在判決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的判決文書時應首先引用應適用違約金的法律條文,再引用該批復作為依據,而《批復》賴以存在的《經濟合同法》已經廢止,故不應再適用該批復。 《合同法》取消法定違約金后,當事人在合同中既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又未約定應承擔逾期付款損失,或者對逾期付款違約金、賠償金約定不明的,當事人的逾期付款違約責任只能由賠償損失這一方式來實現。
五、逾期付款損失的確定 逾期付款損失有利息損失和其他損失兩種。
㈠利息損失的確定
1、逾期付款利息損失計算標準 逾期付款利息損失是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還是存款利率作為計算標準,存在著爭議。筆者認為應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逾期付款利息損失計算標準。理由是:
雖然貸款利息、存款利息都是本金的孳息,但在日常生活中經營者不會以存款作為投資方式使用資金。
通常情況下,經營者的資金來源于自己的積累和貸款,而貸款支付的是貸款利息。
讓逾期付款違約者支付存款利息損失,就會出現違約者逾期付款的代價小于從銀行貸款的代價,違約者反而獲利,容易造成違約者樂于違約,也違反了任何人不能從自己的錯誤行為中獲利的法律原則。
《經濟合同法》廢止前法定違約金的計算標準規定的也是貸款利率而不是存款利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可以參照以下標準確定:“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購房款總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計算?!?1999年6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降低存、貸款利率的通知》(銀發(1999)192號)第六條規定:自1999年6月10日起,金融機構(不含農村信用社)逾期貸款利率由現行的日利率萬分之三(折年率 為10.8%)降為日利率萬分之二點一(折年率為7.56%)。 2003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03]251號)第三條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逾期貸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還款的借款)罰息利率由現行按日萬分之二點一計收利息,改為在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 中國人民銀行的這兩個通知明確了以下問題:①1999年6月10日~2004年1月1日的逾期貸款利率計算標準為日利率萬分之二點一。②2004年1月1日以后的罰息利率也就是逾期貸款利率修改為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是多少,不能確定。 如何確定2004年1月1日以后的逾期貸款利率? 筆者認為,為便于操作性,可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加收30%~50%作為逾期付款損失的計算標準。具體而言,截止起訴之日,逾期付款一年以內的,按照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加收30%~50%;逾期付款一至三年的,按照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加收30%~50%。
2、逾期付款利息損失計算起止時間
⑴逾期付款利息損失起算日的確定 ①雙方約定有付款日期的,約定的付款期間屆滿日的次日為賠償損失的起算日。約定分期付款的,按約定分別確定賠償損失的起算日。 ②雙方未約定付款日期的,自債務人收到付款通知、付款發票等債權人請求付款之日的次日作為賠償損失的起算日。 ③雙方未約定付款日期,債權人在訴前也未主張過債權的(包括現有證據無法證明的),以一審法院收到起訴狀之日為賠償損失的起算日。
⑵逾期付款利息損失終止日的確定 ①判決一次性立即給付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終止日為判決生效之日。 ②判決有一定履行期限的(包括分期履行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終止日為判決確定的履行期屆滿之日。 有學者主張把逾期付款利息損失終止日確定為起訴之日。認為原告在起訴時,把違約金數額只計算到起訴之日,本著不訴不理的原則,法院當然只能根據其訴訟請求來確定損失終止日。筆者認 為,原告計算逾期付款利息損失至起訴之日,多數情況是為了明確訴訟標的額。由于原告無法確定案件審結的具體時間,其對利息損失的確定只能計算至起訴之日。當然,也存在原告權利意識不強或主觀上疏忽的情況;有的則是寄希望法院能在短期內審結并迅速執行而不過分計較。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只要不是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沒有明確表示放棄審理期間利息損失的,就應當予以計算,不能片面認為原告方已放棄了權利。 有學者主張對裁判確定或生效之日至文書指定履行期日這一時段的利息損失不予考慮,認為這是法律確認或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給予義務人的履行寬限期。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欠妥。一是給義務人履行的寬限期,應只限于時間上的權利,而不能延伸到資金利益上。二是資金損失是客觀存在的,不由義務人承擔,就歸權利人承擔,而將責任分配給無過錯的權利人是不合理的。三是《經濟合同法》第三十二條寬限期的規定,《合同法》未再沿用,失去了法律基礎。
3、逾期付款利息損失的舉證責任 逾期付款利息損失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應當免除債權人對該主張的舉證責任。 ㈡逾期付款其他損失的確定 債權人認為在銀行貸款利息損失之外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根據證據證明的事實確定逾期付款其他損失,如追款費用等。
合同違約責任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履行實施的一種對違約行為的懲罰,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民事交易的秩序,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對違約人的懲罰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利益。合同付款違約責任就是對合同付款一方不履行期義務的一種懲罰。
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
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