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現醫療事故怎么處理?
1、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
當事人自愿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且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2、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已經確定為醫療事故,并且當事人與醫療機構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應當遵循當事人自愿原則,賠償數額應當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計算。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發生醫療事故后,當事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不經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法院的判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醫療事故的處理流程有哪些?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一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十五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四十八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區、縣或醫科大學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爭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要約條款能否產生合同效力
2021-03-21店鋪轉讓交易沒有達成但是被別人收了款怎么辦
2020-11-24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