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轉移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合同法》
《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所謂合同義務的轉移,指基于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債務人移轉債務給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地位成為新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現象。該條規定的合同義務轉移制度為當事人約定債務轉移制度,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債務是可轉移的,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
(2)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
(3)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轉移后的合同關系產生。
(4)合同主體已經變更,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
(二)其他法律規定
根據債務轉移的基本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債務轉移的有關規定,債務轉移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須有有效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自始無效或者承擔時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定有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但就效力存在瑕疵的債務,在一定情形之下仍然可以成立債務承擔。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訴訟中的債務也可以有第三人承擔。
2.被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務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①性質上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指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②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③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3.形式要件
依據《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依照其規定。
4.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
《合同法》第84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份轉移給第三方,應當經債權人同意?!边@條規定要求債務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現行許多人誤以為債務轉讓方式只有一種,即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后再經債權人同意。同意是當事人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為,實際上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所以《合同法》這條規定債務轉移的方式還應包括承擔人與債權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務人同意及債務人、第三人和債權人三方相互或共同達成協議的方式。
5.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這主要是因為債務作為一種義務乃是債務人必須履行的,而且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倘若合同義務受讓人沒有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信用不佳,那么債權人的利益甚至就根本不能實現。因此,《合同法》明確要求“債務人將合同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p>
債務轉移中遇到了麻煩或是擔心債務轉移會沒有效,自己不能解決可以詢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兩年后作廢了嗎
2020-12-11申請對工傷認定的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2021-03-12滴滴拒絕接受監督的危害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2-10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