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處罰案件舉證責任分配具體范圍
1、工商機關的舉證責任范圍
一般而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必須在行政處罰程序中對其作出的行政處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承擔全面的舉證責任。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主體資格。工商行政機關應當舉證證明,享有作出行政處罰案件的管轄權,包括職能管轄權、地域管轄權、級別管轄權。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依法行使職權,不存在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的現象。
(2)案件事實。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工商行政機關應當舉證證明:一是當事人實施了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二是當事人主觀上存在故意或過失;三是當事人具有行政責任能力;四是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未超過追責時效。歸納起來有“五何”,即何人、何時、何地、何事、何情節。“五何”是查清案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實施行政處罰做到事實清楚所必須查清的案件要素。
(3)法律適用。工商行政機關應當舉證證明行政處罰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正確合法,主要包括:行政處罰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合法有效的;該規范性文件是規定或調整行政處罰所針對的事項的;行政處罰所依據的具體法律規范同當事人違法行為的性質是相吻合的。
(4)行政程序。在實施處罰過程中,工商行政機關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以下程序合法:表明身份;進行詢問、檢查、調查時符合法定方式和法定人數;行政機關調查收集證據是按法定方式進行的,不存在對當事人或證人采取引誘、脅迫、恐嚇等非法手段收集證據的情形。
(5)處罰合理性。工商行政機關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必須符合公平、公正原則,行政處罰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對于從輕、從重、減輕或者免于處罰的案件,要有充分的事實根據,相應的證據。因此,在聽證、復議、訴訟過程中,應對其行政處罰的合理性承擔舉證責任。
2、當事人的舉證責任范圍
在一般情況下,當事人無須為工商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違法或不當提供證據,但就以下有關實體和程序方面的內容,當事人應當負舉證責任:
(1)當事人舉證顯然更為容易的案件,則由當事人負舉證責任。當然,此類舉證在實踐中應嚴加掌握,不宜隨意擴大范圍。例如,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當事人如果認為自己得到了商標所有人的授權,那么,當事人必須對授權行為進行舉證。
(2)在一般的案件中,如果工商行政機關已經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行為合法,當事人仍然主張行政機關的行為違法時,則應當負舉證責任。例如,工商行政機關向當事人闡明了依據某規范性文件,對案件具有管轄權。如果當事人仍然堅持工商執法機關沒有管轄權,當事人必須負舉證責任。
(3)執法過程中存在的違法與不當行為,當事人提出應負舉證責任。比如,當事人主張案件調查人員存在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沒有回避時,或者當事人在聽證程序中申請聽證主持人員回避時,則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回避情形存在。
3、第三人的舉證責任范圍
案件中的第三人(申訴人、舉報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員),有維護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權力。當其參加到案件中來時,需要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例如,如果第三人認為當事人假冒自己的產品,就應提供假產品的鑒定,指出其何以為假。
依申請追加的第三人應對其與訴訟標的有利害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1、一般原則:工商機關負舉證責任
行政處罰由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這是《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舉證責任的基本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從行為責任上來說,行政機關負有查明違法事實的責任;從結果責任上來說,如果行政機關沒有查明違法事實,則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2、特殊原則:舉證責任倒置
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必須查明違法事實后才能對當事人實施行政處罰。但對某些特殊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可以直接根據法定的基礎事實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但是,法律又允許當事人提出反證推翻有關推定。這時,就產生了舉證責任的倒置,即舉證責任由行政機關轉移到了當事人身上。例如,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查處中就存在典型的舉證責任倒置問題。國家工商總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第五條第三款規定,“權利人能證明被申請人所使用的信息與自己的商業秘密具有一致性或者相同性,同時能證明被申請人有獲取其商業秘密的條件,而被申請人不能提供或者拒不提供其所使用的信息是合法獲得或者使用的證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有關證據,認定被申請人有侵權行為。”
3、補充原則:當事人負一定舉證責任
(1)當事人對有利于自己的積極事實負舉證責任
行政機關在查處違法行為過程中,可以依法要求當事人對有利于自己的積極事實提供證據。例如,《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情形,這類情形的證據由原告負舉證責任,一是容易,二是更有利于實現自己的權利。再如,《廣告法》第十條規定,“廣告使用的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應當真實、準確,并標明出處。”在查處違法廣告案件時,應當要求當事人提供廣告中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的相應證據。如果當事人不能提供,則視為其沒有相應證據,構成虛假廣告行為。
(2)申訴人對自己享有合法權益的事實負舉證責任
由于行政機關的執法行為大都是依照職權而采取的行政行為,一般而言不需要申訴人(舉報人、檢舉人等)提供相應的證據。但對于某些違法行為,尤其是本質上屬于民事侵權行為的違法行為,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申訴人仍要負一定的舉證責任。在工商執法實務中,申訴人主要對侵權類的案件負舉證責任。比如,在商標侵權案件中,被侵權人應當證明其依法享有商標專用權或使用權的證據;在查處包裝裝潢仿冒行為時,被侵權人應當提供其在先使用的證據;在查處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時,被侵權人應當提供其商業秘密存在的證據,證明其商業秘密符合不為公眾知悉、具有經濟價值、采取了保密措施。
(3)當事人反駁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負舉證責任
這主要表現在當事人要求行政機關撤銷或者變更某具體行政行為時,應該提供提出該要求的證據。以涉嫌銷售冒牌產品被舉報為例,從立案到處罰決定書送達之前,當事人都可以提出反駁證據(如購貨合同、發票、廠家證明等),來證明其進貨渠道合法、已經履行查驗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江鋒律師,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士學位,現為石家莊市律師協會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律師。 李江鋒律師2008年在校期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009年大學畢業以后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實習,同年到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工作至今。李律師自執業以來,辦理了大量的民事及刑事案件以及一些有社會影響的案件,如無極6.16環境污染案等。同時,李律師還擔任了河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法律顧問。李江鋒律師愿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專業的法律知識,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拆遷安置房如何補償
2021-03-05拆遷孕婦肚子里的孩子有補償嗎
2021-02-12